首页/ 党史百年/ 正文

党史百年

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 增长3% 人口同比减少85万人

发布时间 : 2023-01-17 15:46:00 来源 : 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

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 增长3%

2023 01/17 13:57: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魏玉坤、周圆)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表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14、2016、2017、2018、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70、80、90、100万亿元大关,2021年突破110万亿元,2022年突破120万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意味着我国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发展动力更为充沛,意味着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且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说。

从经济增速来看,康义表示,现在德国公布了全年经济增速预估数,为1.9%;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美国、日本2022年GDP增长都不会超过2%,“在这么多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下,我国3%的GDP增速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

2022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工业增加值达到40.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3.5万亿元,均居世界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在44万亿元左右;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总的来看,2022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康义说,下阶段,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3-01-17 10:00

(2023年1月17日)

国家统计局

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一、全年粮食增产丰收,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368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14740万吨,增长1.0%;早稻产量2812万吨,增长0.4%;秋粮产量51100万吨,增长0.4%。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0849万吨,下降2.0%;小麦产量13772万吨,增长0.6%;玉米产量27720万吨,增长1.7%;大豆产量2028万吨,增长23.7%。油料产量3653万吨,增长1.1%。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5541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718万吨,增长3.0%;羊肉产量525万吨,增长2.0%;禽肉产量2443万吨,增长2.6%。牛奶产量3932万吨,增长6.8%;禽蛋产量3456万吨,增长1.4%。年末生猪存栏45256万头,增长0.7%;全年生猪出栏69995万头,增长4.3%。

二、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3%,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5.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8、2.0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3%;股份制企业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私营企业增长2.9%。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97.5%、16.3%、15.0%。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0.06%。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180亿元,同比下降3.6%。

三、服务业保持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5.6%。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开云官网注册来30gcc网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3%、8.3%、8.1%。

四、市场销售规模基本稳定,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和网上零售增长较快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0448亿元,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285亿元,与上年持平。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95792亿元,增长0.5%;餐饮收入43941亿元,下降6.3%。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8.7%、5.3%。全国网上零售额137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亿元,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4.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4%。

五、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下降24.3%;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下降2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民间投资增长0.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快于全部投资13.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2%、12.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6%、27.2%;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6.4%、19.8%。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0.9%,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7.3%、5.4%。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49%。

六、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654亿元,增长10.5%;进口181024亿元,增长4.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8630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1.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2.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2.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9.1%。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713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21607亿元,下降0.5%;进口16106亿元,增长2.2%。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4%,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交通通信价格上涨5.2%,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6%,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6.8%,粮食价格上涨2.8%,鲜菜价格上涨2.8%,鲜果价格上涨12.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9%。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持平。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12月份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5%。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6.1%;12月份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4%。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回落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任务。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4%;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4%。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6.7%,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9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其中,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增长2.4%;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增长0.1%。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615元,比上年增长4.1%。

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间偏下收入组19303元,中间收入组30598元,中间偏上收入组47397元,高收入组90116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

十、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22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附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2年四季度GDP环比数据、2022年12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21年及2022年各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0.9%、1.6%、0.3%、1.5%、1.3%、-2.4%、3.9%和0.0%。

2022年各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表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环比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环比增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环比增速(%)

1月份

0.22

0.73

0.06

2月份

0.38

0.40

0.01

3月份

0.43

0.48

-3.46

4月份

-1.95

-0.76

-0.14

5月份

0.51

0.85

-0.32

6月份

0.87

0.95

3.11

7月份

0.31

0.15

-0.07

8月份

0.16

0.39

-0.35

9月份

0.84

0.65

0.24

10月份

0.19

0.08

-0.79

11月份

-0.31

-0.54

-0.08

12月份

0.06

0.49

-0.14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4)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6)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7)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8)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10)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2年12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

指 标

12月

1-12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35508

(四季度)

2.9

(四季度)

1210207

3.0

第一产业

33497

(四季度)

4.0

(四季度)

88345

4.1

第二产业

132601

(四季度)

3.4

(四季度)

483164

3.8

第三产业

169411

(四季度)

2.3

(四季度)

638698

2.3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0.1

二、农业

粮食(万吨)

68653

0.5

夏粮(万吨)

14740

1.0

早稻(万吨)

2812

0.4

秋粮(万吨)

51100

0.4

棉花(万吨)

598

4.3

猪牛羊禽肉(万吨)

9227

3.8

其中:猪肉(万吨)

5541

4.6

牛肉(万吨)

718

3.0

羊肉(万吨)

525

2.0

禽肉(万吨)

2443

2.6

生猪存栏(万头)

45256

0.7

生猪出栏(万头)

69995

4.3

禽蛋(万吨)

3456

1.4

牛奶(万吨)

3932

6.8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3

3.6

(一)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4.9

7.3

制造业

0.2

3.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0

5.0

(二)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1.9

3.3

其中:股份制企业

3.5

4.8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7.5

-1.0

其中:私营企业

0.5

2.9

(三)主要行业增加值

纺织业

-3.0

-2.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1.0

6.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8

-1.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8

1.2

通用设备制造业

-3.4

-1.2

汽车制造业

-5.9

6.3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

2.4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0.8

11.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1

7.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8.6

5.1

(四)主要产品产量

生铁 (万吨)

6900

-4.6

86383

-0.8

粗钢 (万吨)

7789

-9.8

101300

-2.1

钢材 (万吨)

11193

-2.6

134034

-0.8

水泥 (万吨)

16844

-12.3

211795

-10.8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595

7.3

6774

4.3

硫酸(折100%) (万吨)

851

3.3

9505

-0.5

烧碱(折100%) (万吨)

344

1.1

3981

1.4

乙烯 (万吨)

265

4.6

2898

-1.0

化学纤维 (万吨)

524

-11.6

6698

-1.0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8086

-6.3

101279

-3.7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3650

-18.9

43418

-8.3

集成电路 (亿块)

284

-7.1

3242

-11.6

汽车 (万辆)

248.8

-16.7

2747.6

3.4

其中:轿车 (万辆)

97.3

-15.5

1046.8

6.7

发电量(亿千瓦时)

7579

3.0

83886

2.2

原煤(万吨)

40269

2.4

449584

9.0

焦炭(万吨)

3900

7.4

47344

1.3

原油加工量(万吨)

5988

2.5

67590

-3.4

(五)产品销售率(%)

97.7

-0.4

(百分点)

96.7

-1.0

(百分点)

(六)出口交货值(亿元)

13648

-8.4

153427

5.5

四、服务业生产指数

-0.8

-0.1

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572138

5.1

其中:民间投资

310145

0.9

分产业

第一产业

14293

0.2

第二产业

184004

10.3

第三产业

373842

3.0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311980

6.5

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亿平方米)

156

-0.7

六、房地产开发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132895

-10.0

其中:住宅

100646

-9.5

办公楼

5291

-11.4

商业营业用房

10647

-14.4

(二)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904999

-7.2

其中:住宅

639696

-7.3

办公楼

34917

-7.5

商业营业用房

79966

-11.8

(三)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120587

-39.4

其中:住宅

88135

-39.8

办公楼

3180

-39.1

商业营业用房

8195

-41.9

(四)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86222

-15.0

其中:住宅

62539

-14.3

办公楼

2612

-22.6

商业营业用房

6800

-22.0

(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135837

-24.3

其中:住宅

114631

-26.8

办公楼

3264

-3.3

商业营业用房

8239

-8.9

(六)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133308

-26.7

其中:住宅

116747

-28.3

办公楼

4528

-3.7

商业营业用房

8127

-16.1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亿元)

148979

-25.9

其中:国内贷款

17388

-25.4

利用外资

78

-27.4

自筹资金

52940

-19.1

定金及预收款

49289

-33.3

个人按揭贷款

23815

-26.5

土地购置面积(万平方米)

10052

-53.4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56366

10.5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0542

-1.8

439733

-0.2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7071

-1.3

170903

1.4

(一)按经营地分

城镇

34594

-1.8

380448

-0.3

乡村

5948

-1.3

59285

0.0

(二)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4157

-14.1

43941

-6.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882

-17.8

10650

-5.9

商品零售

36385

-0.1

395792

0.5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6189

-0.2

160253

1.9

粮油、食品类

1894

10.5

18668

8.7

饮料类

272

5.5

3022

5.3

烟酒类

514

-7.3

5046

2.3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321

-12.5

13003

-6.5

化妆品类

290

-19.3

3936

-4.5

金银珠宝类

245

-18.4

3014

-1.1

日用品类

720

-9.2

7511

-0.7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794

-13.1

8890

-3.9

中西药品类

858

39.8

6708

12.4

文化办公用品类

433

-0.3

4439

4.4

家具类

174

-5.8

1635

-7.5

通讯器材类

556

-4.5

6284

-3.4

石油及制品类

1999

-2.9

22998

9.7

汽车类

5105

4.6

45772

0.7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207

-8.9

1911

-6.2

八、进出口(亿元)

进出口总额

37713

0.6

420678

7.7

出口额

21607

-0.5

239654

10.5

进口额

16106

2.2

181024

4.3

九、居民消费价格

1.8

2.0

其中:城市

1.8

2.0

农村

1.8

2.0

其中:食品

4.8

2.8

非食品

1.1

1.8

其中:消费品

2.6

2.7

服务

0.6

0.8

分类别

食品烟酒

3.7

2.4

衣着

0.5

0.5

居住

-0.2

0.7

生活用品及服务

1.5

1.2

交通通信

2.8

5.2

教育文化娱乐

1.4

1.8

医疗保健

0.6

0.6

其他用品及服务

2.8

1.6

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0.7

4.1

生产资料

-1.4

4.9

采掘

1.7

16.5

原材料

1.2

10.3

加工

-2.7

1.5

生活资料

1.8

1.5

食品

3.2

2.7

衣着

2.4

1.8

一般日用品

1.3

1.6

耐用消费品

0.6

0.1

十一、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0.3

6.1

燃料、动力类

7.6

20.9

黑色金属材料类

-9.2

-3.6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1.9

5.4

化工原料类

-4.6

6.5

木材及纸浆类

4.3

4.5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6.1

3.1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7

2.2

农副产品类

7.0

5.1

纺织原料类

-3.0

5.0

十二、农产品生产者价格

5.7

(四季度)

0.4

农业产品

-1.1

(四季度)

2.9

谷物

4.4

(四季度)

4.3

小麦

11.9

(四季度)

12.8

稻谷

1.7

(四季度)

-0.3

玉米

5.4

(四季度)

2.7

油料

6.5

(四季度)

5.0

糖料

4.8

(四季度)

4.5

蔬菜

-13.1

(四季度)

1.4

水果

4.1

(四季度)

6.6

茶叶

0.3

(四季度)

0.7

烟叶

6.8

(四季度)

5.2

林业产品

-3.9

(四季度)

-1.6

木材

-3.2

(四季度)

-2.7

饲养动物及其产品

25.2

(四季度)

-4.3

生猪

42.1

(四季度)

-9.8

活牛

-1.9

(四季度)

-1.9

活羊

-4.5

(四季度)

-6.7

活家禽

6.8

(四季度)

3.8

禽蛋

10.0

(四季度)

7.3

渔业产品

0.9

(四季度)

0.4

十三、居民收入和支出(元/人)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883

2.9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49283

1.9

农村居民

20133

4.2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20590

4.9

经营净收入

6175

4.8

财产净收入

3227

4.9

转移净收入

6892

5.5

(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31370

4.7

(三)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538

-0.2

城镇居民

30391

-1.7

农村居民

16632

2.5

(四) 农民工总量(万人)

29562

1.1

本地农民工

12372

2.4

外出农民工

17190

0.1

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

(元/人)

4615

4.1

十四、人口

年末全国人口(万人)

141175

-85
(万人)

出生人口(万人)

956

-106
(万人)

死亡人口(万人)

1041

27
(万人)

人口出生率(‰)

6.77

-0.75
(千分点)

人口死亡率(‰)

7.37

0.19
(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0

-0.94
(千分点)

城镇人口(万人)

92071

646
(万人)

乡村人口(万人)

49104

-731
(万人)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65.22

0.50
(百分点)

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实际增长速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项增速、中位数增速为名义增速;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5.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

/home/liuyn/桌面/GDP.pngGDP

/home/liyh/桌面/图片1.png图片1

/home/liuyn/桌面/工业.png工业

/home/liuyn/桌面/消费品.png消费品

/home/liuyn/桌面/固定资产.png固定资产

/home/liuyn/桌面/房地产.png房地产

/home/liuyn/桌面/CPI.pngCPI

/home/liuyn/桌面/工业生产者.png工业生产者

/home/liuyn/桌面/失业率.png失业率



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1%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3-01-17 10:00

202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10145亿元,比上年增长0.9%。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4293亿元,比上年增长0.2%;第二产业投资184004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373842亿元,增长3.0%。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4.5%,制造业投资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9.3%。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9.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6%,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1%,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8%。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3.6%,中部地区投资增长8.9%,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7%,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2%。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5%,港澳台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7%。

2022年1—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数据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5.1

其中:国有控股

10.1

其中:民间投资

0.9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5.2

设备工器具购置

3.5

其他费用

6.0

分产业

第一产业

0.2

第二产业

10.3

第三产业

3.0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

4.2

采矿业

4.5

制造业

9.1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15.5

食品制造业

13.7

纺织业

4.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8.8

医药制造业

5.9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5.7

金属制品业

11.8

通用设备制造业

14.8

专用设备制造业

12.1

汽车制造业

12.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7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42.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8.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9.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1

其中:铁路运输业

1.8

道路运输业

3.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3

其中:水利管理业

13.6

公共设施管理业

10.1

教育

5.4

卫生和社会工作

26.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5

分注册类型

其中:内资企业

5.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2

外商投资企业

-4.7

注:此表中速度均未扣除价格因素。

点击下载:相关数据表

附注

1、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国有控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

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投资项目都属于国有控股。

登记注册类型: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依据是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调整的通知》(国统字〔2011〕86号)执行。划分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是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及代码的通知》(国统办字〔1999〕2号)执行。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基层统计单位均要填报登记注册类型。登记注册类型由从事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企业或个体经营单位填报。已在市场监管管理部门登记的,按登记注册类型填报,未登记的,按投资者的登记注册类型或有关文件的规定填报。

其中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2、统计范围

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调查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21年12月份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2年12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年 度

月 份

环比增速(%)

2021年

12月

-1.17

2022年

1月

0.73

2月

0.40

3月

0.48

4月

-0.76

5月

0.85

6月

0.95

7月

0.15

8月

0.39

9月

0.65

10月

0.08

11月

-0.54

12月

0.49



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3-01-17 10:00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

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0499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39696万平方米,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下降39.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万平方米,下降39.8%。房屋竣工面积86222万平方米,下降15.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2539万平方米,下降14.3%。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下降2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3%。

202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3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8.4%。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48979亿元,比上年下降25.9%。其中,国内贷款17388亿元,下降25.4%;利用外资78亿元,下降27.4%;自筹资金52940亿元,下降19.1%;定金及预收款49289亿元,下降33.3%;个人按揭贷款23815亿元,下降26.5%。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2022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35。

表12022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

指标

绝对量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132895

-10.0

其中:住宅

100646

-9.5

办公楼

5291

-11.4

商业营业用房

10647

-14.4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904999

-7.2

其中:住宅

639696

-7.3

办公楼

34917

-7.5

商业营业用房

79966

-11.8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120587

-39.4

其中:住宅

88135

-39.8

办公楼

3180

-39.1

商业营业用房

8195

-41.9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86222

-15.0

其中:住宅

62539

-14.3

办公楼

2612

-22.6

商业营业用房

6800

-22.0

土地购置面积(万平方米)

10052

-53.4

土地成交价款(亿元)

9166

-48.4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135837

-24.3

其中:住宅

114631

-26.8

办公楼

3264

-3.3

商业营业用房

8239

-8.9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133308

-26.7

其中:住宅

116747

-28.3

办公楼

4528

-3.7

商业营业用房

8127

-16.1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56366

10.5

其中:住宅

26947

18.4

办公楼

4073

7.3

商业营业用房

12558

-1.6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亿元)

148979

-25.9

其中:国内贷款

17388

-25.4

利用外资

78

-27.4

自筹资金

52940

-19.1

定金及预收款

49289

-33.3

个人按揭贷款

23815

-26.5

点击下载:相关数据表

表22022年1—12月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地  区

投资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住 宅

住 宅

全国总计

132895

100646

-10.0

-9.5

东部地区

72478

53066

-6.7

-6.3

中部地区

28931

23462

-7.2

-7.1

西部地区

27481

20911

-17.6

-16.9

东北地区

4005

3207

-25.5

-22.5

表32022年1—12月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房地产销售情况

地 区

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销售额

绝对数
(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全国总计

135837

-24.3

133308

-26.7

东部地区

56388

-23.0

77413

-25.1

中部地区

40750

-21.3

28358

-25.7

西部地区

34590

-27.7

24456

-30.6

东北地区

4109

-37.9

3080

-40.9

附注

1.指标解释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完成投资:指报告期内完成的全部用于房屋建设工程、土地开发工程的投资额以及公益性建筑和土地购置费等的投资。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建筑面积)。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额: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价款(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合同总价)。该指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口径,也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待售面积:指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但不包括报告期已竣工的拆迁还建、统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房地产公司自用及周转房等不可销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积。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实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各种货币资金及来源渠道。具体细分为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和其他资金。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房屋施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多层建筑物的施工面积指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面积,以单位工程为核算对象。不包括在上期开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和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复工的建筑面积。房屋的开工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刨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的日期为准。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整栋房屋的全部建筑面积,不能分割计算。

房屋竣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各栋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

土地购置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本年内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面积。

土地成交价款: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使用权交易活动的最终金额。在土地一级市场,是指土地最后的划拨款、“招拍挂”价格和出让价;在土地二级市场是指土地转让、出租、抵押等最后确定的合同价格。土地成交价款与土地购置面积同口径,可以计算土地的平均购置价格。

2.统计范围

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

3.调查方法

按月(1月份除外)进行全面调查。

4.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要说明

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遵循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以景气循环理论与景气循环分析方法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多元统计、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基准指标,选取了房地产投资、资金、面积、销售有关指标,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包含了随机因素,采用增长率循环方法编制而成,每月根据新加入的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国房景气指数选择2012年为基年,将其增长水平定为100。通常情况下,国房景气指数100点是最合适的景气水平,95至105点之间为适度景气水平,95以下为较低景气水平,105以上为偏高景气水平。

5.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3-01-17 10:00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

按收入来源分,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590元,增长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8%;人均经营净收入6175元,增长4.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7%;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增长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7%;人均转移净收入6892元,增长5.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7%。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增长4.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5123元,增长3.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734元,增长4.9%,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8.1%。

图12022年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下降0.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名义增长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名义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481元,增长4.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5%;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365元,下降3.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6%;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882元,增长4.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0%;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432元,增长0.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8%;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3195元,增长1.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469元,下降5.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1%;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20元,增长0.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6%;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595元,增长4.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

图22022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表12022年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指标

绝对量(元)

同比增长(%)

(括号内为实际增速)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883

5.0(2.9)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49283

3.9(1.9)

农村居民

20133

6.3(4.2)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20590

4.9

经营净收入

6175

4.8

财产净收入

3227

4.9

转移净收入

6892

5.5

(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31370

4.7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45123

3.7

农村居民

17734

4.9

(三)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538

1.8(-0.2)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30391

0.3(-1.7)

农村居民

16632

4.5(2.5)

按消费类别分:

食品烟酒

7481

4.2

衣着

1365

-3.8

居住

5882

4.3

生活用品及服务

1432

0.6

交通通信

3195

1.2

教育文化娱乐

2469

-5.0

医疗保健

2120

0.2

其他用品及服务

595

4.6

注:

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比重。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报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报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1)*100%。

③全国居民人均收支数据是根据全国十六万户抽样调查基础数据,依据每个样本户所代表的户数加权汇总而成。由于受城镇化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各时期的分城乡、分地区人口构成发生变化,有时会导致全国居民的部分收支项目增速超出分城乡居民相应收支项目增速区间的现象发生。主要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在农村收入较高的人口进入城镇地区,但在城镇属于较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迁移对城乡居民部分收支均有拉低作用;但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其增长效应都会体现在全体居民的收支增长中。

④比上年增长栏中,括号中数据为实际增速,其他为名义增速。

⑤收入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居民收入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既能直观反映总体情况,又能反映总体结构,便于不同群体收入水平的比较,但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中位数反映中间位置对象情况,较为稳健,能够避免极端数据影响,但不能反映结构情况。

点击下载:相关数据表

表22022年城乡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指标

绝对量

(元)

同比名义增长

(%)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9283

3.9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29578

3.9

经营净收入

5584

3.8

财产净收入

5238

3.7

转移净收入

8882

4.5

(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0391

0.3

按消费类别分:

食品烟酒

8958

3.2

衣着

1735

-5.8

居住

7644

3.2

生活用品及服务

1800

-1.1

交通通信

3909

-0.6

教育文化娱乐

3050

-8.2

医疗保健

2481

-1.6

其他用品及服务

814

3.5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3

6.3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8449

6.2

经营净收入

6972

6.2

财产净收入

509

8.4

转移净收入

4203

6.8

(四)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6632

4.5

按消费类别分:

食品烟酒

5485

5.5

衣着

864

0.5

居住

3503

5.7

生活用品及服务

934

3.7

交通通信

2230

4.6

教育文化娱乐

1683

2.3

医疗保健

1632

3.3

其他用品及服务

300

5.9

附注

1.指标解释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数据中未包括居民自产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费,年度收支数据包括。

2.调查方法

全国及分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季度发布。

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80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

国家统计局派驻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制度方法,组织调查户记账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状况等数据;同时按照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与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居民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等其他调查内容。数据采集完成后,市县级调查队使用统一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审核、录入,然后将分户基础数据直接传输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计算。

3.其他说明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Baidu
map